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
打造数据中心统一存储
在云数据中心发展的大背景下,业务变得更加复杂。多元化的业务催生出多元化的存储需求。传统存储架构无法同时满足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需求。
业务痛点
数据多元化,需多套存储、TCO过高
传统存储系统建设方案中,通常使用SAN存储满足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存储需求,使用NAS存储满足非结构化数据共享需求。多套存储设备,难以实现数据共享且投入成本高。
创新业务上线,传统架构性能无法支撑
现有数据中心,创新业务产生诸多小文件和高IOPS需求。传统SAN存储设备,通过控制器引擎带动磁盘从而进行存储系统运行,存储性能受限于控制器,无法持续满足海量小文件和高IOPS的低延时需求。
传统资源分配机制无法满足灵活分配
在数据中心云化的发展下,存储资源需要灵活分配从而匹配不同业务需求。传统存储系统建设架构只能实现资源基础的使用而无法灵活实现资源的调整分配。例如:高性能资源池、大容量资源池等灵活划分。
管理封闭,多设备运维管理难
传统存储设备,通常称作为“黑盒子”,采用封闭式管理。在数据中心发展中,存储运维人员无法便捷监控和管理存储设备,当故障发生时,难以实现及时排查和处理,带来很大的管理困难。
数据高速增长,传统架构扩容不便
传统SAN存储设备,扩容时仅能以磁盘组或者扩展柜为单位进行扩容,无法实现灵活扩展,特别在兼容性能需求时,无法实现性能与容量的线性扩展。
解决方案
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通过标准硬件服务器构建硬件资源池,利用软件定义技术实现资源的分配、利用和管理。EDS弹性扩展、按需分配的特性,为不同业务分配不同存储资源(高性能存储资源、低成本大容量存储资源等)。软件定义存储可提供软硬一体化交付或纯软件交付两种方式,一个平台支持块、文件、对象多种存储服务。
目前硬件支持X86、海光、鲲鹏等芯片,提供新一代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
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优势
- 5大类高可靠机制,保障集群9999%的可靠性
存储平台内置了硬件层、主机层、数据层、管理层、方案层5大类38种高可靠机制
- 智能管理,实现“一界面一集群”的轻松运维
在自动化运维体系中,50%的运维操作都做到了自动化,IT人员无需专业能力也能够轻松管理。
- 高性能承载,提供高IOPS与高带宽的并发需求
高达2,000,000 IOPS的高性能资源池,承载核心数据库等低延迟业务;高吞吐资源池,承载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高速读写。
广泛兼容国内软硬件生态
已经与国内主流CPU服务商海光、飞腾、兆芯、鲲鹏等完成深度适配。